佳域通博客提供专业翻译资源、翻译工具等资讯服务

深圳佳域通翻译公司提供专业翻译、口译、网站翻译、翻译软件、本地化等翻译服务

« 中国翻译教育与产业发展新趋势深圳翻译公司信息|深圳翻译行业信息 »

深圳公交车英文报站很“雷人”

看过小沈阳小品的观众都很熟悉其中的一句台词:“我的中文名字叫小沈阳,我的英文名字叫‘xiaoshengyang’。”如此雷人的中英直译,放在小品中为观众增添了笑料,但放在现实生活中难免让人啼笑皆非。

近日,有网友将深圳多条公交线路的英文报站贴了出来,“上海宾馆”直译“shanghaibinguan”,“火车站”译成“huochezhan”等。对此,多数网友认为这种中文拼音式英文报站不够专业。



  网友发帖:公交线英文报站很雷人

本月6日,一网友叫“chinahussar”在深圳论坛上发表了题为“201路汽车的国际化”的帖子,帖子中讲述了他乘坐201路公车时所听到的英文报站,“当车到了上梅林公交总站,自动报站系统先报了中文站名,接着报英文站名,‘We are running at Shangmeilin gongjiaozongzhan。’接下来的天虹商场、市技能训练中心等站的英文报站均是拼音。”发帖者称这种英文站名实在太雷人,谁也听不懂。

无独有偶,另一网友“动力汽车”也发帖对深圳公交的英文报站提出了质疑。他总结了深圳英文站点翻译令人啼笑皆非的三点表现:一是翻译不专业,以104路公车为例,“福田外国语学校东”的英文报站为 “Futian Foreign Language School East”,这样的纯中国式英文表达让人哑然失笑;其二,翻译不统一,以223路公交为例,“上海宾馆”的英文报站是“ shang hai bin guan”,可是“兴华宾馆”的英文却是“ xing hua hotel”;其三,有的站点有专有英文名词,不应该用拼音报站。以17路公交车为例,“火车站”的英文名应为“railway station”,而不应简单地用拼音 “huochezhan”报站。

  记者体验: 一名老外一直没听懂报名

本月7日上午,为求证网友所描述的现象,记者在民治村登上了324路公交车,发现大多站点均采用中文拼音充当英文站名,如万科大厦、下梅林市场、深南香蜜公交等。记者随后又在深南香蜜公交站点乘223路环保线,市民中心广场、上海宾馆、兴华宾馆西等站点的英文报站均采用中文拼音代替。

8日,记者又乘 302、215路公车了解情况,验证了网友所述,诸如火车站、市二医院、市委等站点的英文站名为均为汉语拼音。记者随即采访了几位乘客,他们均认为这种英文站点用中文拼音代替的方式值得商榷,一位郭姓乘客道出了自己的尴尬经历。上月底,郭先生在市二医院附近接一位不懂中文的外国朋友,由于公车有英文报站,郭先生便用英文告诉对方在“No.2 city hospital”站下车。可这位外国朋友上公车后一直仔细听,始终没听到这个站点,直到坐过了站。后来郭先生才知道“市二医院”的英文报站竟成了“shi er yiyuan”。

巴士集团:大运会前规范英文报站

就此,深圳巴士集团一发言人表示,深圳是一座沿海开放城市,第26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将在此举行,越来越多的国际友人频繁地出入深圳或长期居住。为此,深圳巴士集团在2007年就开始投入使用了第一批安装有中文和英文双语报站系统的公交车。该套系统实施至今,巴士集团也陆续接到了市民的反馈信息,认为许多英文站名不妥,诸如火车站、图书馆等地的英文站名确有不当之处。针对这些意见,公司也正在收集各方信息,逐步对各地英文站名进行规范。

该发言人坦言,将中国地名翻译成英文,这本身就具备不确定性,比如“东门”,如果翻译成“east door”显然不合适,用它的拼音来表达会更恰当。同时,拼音站名也有利于外国友人问路时,国人可以根据拼音更好地为对方指路。所以,巴士集团希望与广大市民共同努力,力求在大运会来临之前,为每个站点找到一个合适的英文名。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日历

最新评论及回复

最近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