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翻译公司佳域通推荐谢韬文章
几十年全民学外语的结果是全民外语水平仍然很低。问题在哪里?要回答这个问题,必须先回答另外一个问题:为什么要全民学外语?
全民学外语与改革开放有着密切的关系。改革开放意味着中国与国际社会在各方面的交往日益增加,如果不懂外语,中国就无法引进发达国家的资本、技术、服务和经验,也无法把中国介绍给世界。于是,外语教育就成了改革开放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旦外语教育变成国家战略,升学、就业、职称评定、人才引进等等都有了外语要求,迫使很多本来对外语没有兴趣的人不得不埋头苦学。然而,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没有兴趣,就变成“为了学习而学习”,学习不是为了自我提高或者是工作需要,而是为了应付各种考试和获得各种证书。于是,各种考前培训班应运而生,结果是很多学外语的人具有很高的应试能力,却没有实际的语言运用能力。
也就难怪,虽然综合性大学和理工科类院校有庞大的公共外语教学体系,但是很多学生除了有一个四级证书之外,几乎不能开口说英语。同样,中国学生的托福、雅思和GRE平均成绩位居世界前茅是众所周知的,然而一旦到了国外,他们的口头和写作能力往往非常有限,不得不花大量时间补习英语。
要让没有兴趣的人学外语,就必须提高外语学习的吸引力,而不是通过强制手段。“9•11”后,美国政府急需大量外语人才,尤其是阿拉伯语人才。然而,美国政府并没有通过法律来强迫中学生或大学生学习外语,而是通过设立各种外语学习的奖学金等方法,提高外语学习的吸引力。吸引力产生动力,动力导致良好的学习效果。
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全民学外语违背了理性人的基本原则,破坏了市场的自我选择机制,只能以失败告终。面对现实,我们应该考虑通过市场机制培养国家所需要的专业外语人才。通过减免学费,设立奖学金,提供出国学习机会,定向培养、就业时优先考虑等手段,我们可以吸引大量学生来学外语,而不是强迫所有人从小学到大学都必须学外语。
全民学外语与一个国家的发展并没有任何因果联系。美国人和日本人的外语能力可能是世界上最差的,但这并没有让它们沦落成贫穷落后的国家。欧洲人的外语能力可能是世界上最好的,但是这并不是欧洲发达的原因之一。中国政府应该考虑废除全民学外语的政策,不要想当然地为民众“做主”。那些想出国读书的人,那些想在职提高的人,那些想招聘优秀外语人才的政府部门和企业,通过市场都能实现自己的愿望。
本文关键词:外语培训、口译培训、语言服务、外语人才培养 翻译服务人才
作者:谢韬(北京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