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域通博客提供专业翻译资源、翻译工具等资讯服务

深圳佳域通翻译公司提供专业翻译、口译、网站翻译、翻译软件、本地化等翻译服务

« 中国地名英文翻译技巧重庆2011上半年翻译考试合格线 »

翻译中不要滥用四字格英文

有些词汇因为日常使用较为频繁,部分译者便顺手用在译文里,并没有仔细思考是否准确。我们略加总结,发现大概有两种情况。一是通俗用语。如“a bookish boy”,这个短语在英文中算不得文雅,但并非俚俗,所以译成“喜欢读书的孩子”即可,但译为“爱看书的小屁孩”、“黄毛书虫”,就是风格不忠实了。其他如“public”译为“草根”、“gloom”译为“郁闷”、“readers”译为“粉丝”、“fiction writer”译为“小说写手”、“get lost”译为“让他蒸发”,都是类似问题。这种语言在网络和日常生活中很有表现力,但作为译者,却不能因“一时兴到语”而“以词害意”。

【例】。..found that readers in Keokuk Iowa or Benton Harbor Mich. were checking out Proust and Joyce.

译文:张家庄、李家店的居民竟然会借普鲁斯特和乔伊斯的书来看。

【例】I hope we are not like those human do-gooders

译文:我不希望我们成为事后诸葛亮——出于好心,却帮不上什么忙的人。

【例】。..better to be one of millions viewing a film than one of mere thousands reading a book.

译文:成为追捧热播电影的一员,比成为罕有“阅读恐龙族”一员要好。

前两个译文——“张家庄、李家店”和“事后诸葛亮”——都有“归化”过度之嫌。第三个例子,与其说在翻译贝娄,不如说在翻译自己,结果译者形象鲜活,作者风格不显,恐不可取。在这方面也不乏好的例子,如将谈话中的“the people on the block”译为“左邻右舍”、“街坊邻里”,将口语语境下的“wonder”译为“不明白”、“纳闷”,都是用地道的中文忠实地传达了原文意义和风格。

模式化的第二种情况是公共生活用语。报刊、电视、网络等大众传媒中的一些表达方式,我们因为司空见惯,往往习焉不察,用在创作中可以,用在译文中则需仔细核对文字意义,不能轻率。例如“与时俱进”这个词,在本次竞赛译文中经常出现,“up-to-date refusing to be obsolete new technical developments”, avoiding technological obsolescence”等,统统交给“与时俱进”去组织。前文所举的 a responsible up-to-date and carefully considered opinion”,有译为“以一种与时俱进、高度负责的态度……”,就是传媒语言使用过于随意的结果,如果译完能逐字核对原文,就不会出现这种情况。又如第二十段的“reminders of who we used to be and need to be”,译为“牢记过去、正视未来”;-十九段的“in a state of separation from others of their kind”译为“举国上下”、“大江南北”等,都属于类似问题。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日历

最新评论及回复

最近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