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域通博客提供专业翻译资源、翻译工具等资讯服务

深圳佳域通翻译公司提供专业翻译、口译、网站翻译、翻译软件、本地化等翻译服务

« 口译相关知识问与答笔译与口译的区别 »

浅谈口译资格认证考试

  浅谈口译资格认证考试

  摘要:本文简单地介绍了国内外主要的口译资格认证考试,在此基础上,作者就存在的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和建议。

  Comments on Test for Certificate of Interpreter

  Abstract: This article gives a brief account of interpreter accreditation systems in the U.S., E.U, Canada and Australia, and also reviews the newly established Test for the Certificate of interpreter in china. On this basis it puts forth some suggestions.

  Key words: Test for Certificate of Interpreter; aptitude tests; qualification accreditation

  1.引言

  在英语类认证考试中,除了传统的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目的性明确的出国类考证,口译认证考试也渐渐占据了一席之地。这是因为自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加入世贸组织以后,随着我国在各个领域对外交往活动的日益频繁,社会急需大批高素质的合格口译人才,也相应地设立了一系列的考核。对听力要求更高、突出语言表达能力、要求快速反应等因素,使得人们愿意把口译类证书作为自我要求的更高标准。

  2.国外口译认证考试

  在国际上,同声传译有国际同声翻译协会(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Consultant Interpreters,简称AIIC)这一行业组织。该协会成立于1953年,IACI的会员身份被广泛认为是会议口译员的最高专业认证。要加入IACI,必须到全日制的会议口译专业深造两年,取得高级翻译学院的硕士文凭,参加工作后,必须做满150天的国际会议,并时时遵守口译学会专业道德规范,另外,必须有3个以上,会龄在5年以上的资深会员作保证人,保证人必须跟你在一个小组并肩工作过。归纳起来,加入IACI不需要考试,IACI实行的是更为严格的同行在工作中对你的审查。

  欧盟口译认证JICS(European Commission Joint Interpreting and Conference Service),设在比利时的首都布鲁塞尔。它在85年引入中国,与外交部和商务部签订框架协议,旨在帮助中国培养高级翻译人才,特别是同传。筛选程序是先由各省择优推荐,参加选拔的口译人员的条件为25岁到30岁,有3年相关工作经验及英语专业本科以上学历。需要经过初试,复试和最后的面试。目前只有英语和法语两个语种,

  加拿大口译和笔译工作者委员会(Canadian Translators and Interpreters Council, 简称CTIC),负责实施全国统一标准的翻译职业认证考试。CTIC下属的认证委员会负责指定认证标准和实施考试。认证委员会成员由笔译,会议口译,法庭口译和术语学方面的专家组成。1975年,加拿大首先设立了笔译考试,后在魁北克地区设立会议口译考试,凡是有200个工作日或同等经历的专业口译者均可报考。

  澳大利亚国家口译和笔译工作者权威认证有限公司(National Accreditation Authority for Translators& Interpreters Ltd,简称NAATI),由联邦政府建立于1977年,总部位于澳大利亚首府堪培拉,是国际公认的口译及笔译资格认证机构,也是澳洲唯一的翻译专业认证机构。拥有NAATI资格认证,可以就业通行于世界所有英语国家。澳大利亚的笔译和口译员分为四个等级:助理口、笔译员,笔译和口译员;高级笔译和会议口译员,专业翻译公司;资深高级笔译和会议口译员。NAATI规定参加资格考试的基本条件为:口译人员必须有大学毕业文凭,笔译人员是大学毕业或由雇主出具具有相应工作经理的证明或是拥有翻译专业的高等教育学历。各语种翻译人员可以由下列三种途径获得NAATI的口、笔译认证:参加NAATI组织的考试;完成NAATI批准的某个澳大利亚大学翻译课程学习;取得NAATI承认的澳大利亚以外大学翻译专业的毕业证。

  3.国内口译认证考试

  过去国内没有一个统一的口译资格认定考试机构,从事翻译的人员无法对自己的翻译能力做出评估。需要使用翻译的用人单位也很难根据一个权威的、公共的资格认定标准来选择自己所需要的对象。目前,国内的口译资格认证有三种,它们在定位和考试的侧重性上各有差别。

  3.1.全国翻译资格证书是由国家人事部统一规划,中国外文局组织实施的全国翻译专业资格认证。它是职称评定体系中的一个环节,建立翻译人员资格考试制度后,翻译和助理翻译专业职务不再通过评审,而是由二、三级口译和笔译替代,从而改变了过去以单一评审模式对翻译人才进行评价的方式。全国翻译资格证书分为一级、二级、三级。一级(高级)口译、笔译要具有较为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和较高的双语互译能力,能胜任范围较广、难度较大的翻译工作,能够解决翻译工作中的疑难问题,能够担任重要国际会议的口译或译文定稿工作。二级(中级)口译、笔译要具有一定的科学文化知识和良好的双语互译能力,能胜任一定范围、一定难度的翻译工作。三级(初级)口译、笔译要具有基本的科学文化知识和一般的双语互译能力,能完成一般的翻译工作。

  3.2.全国外语翻译证书考试的前身是北京外国语大学面向社会实施的一种英语翻译认证考试。教育部考试中心和北京外国语大学经过协商,影音本地化,联手开设该项考试,并将该项考试更名为全国外语翻译证书考试。该项考试专门针对广大翻译从业人员和在校大学生的外语实际翻译能力,并向应试者提供翻译资格的权威论证。全国外语翻译证书考试目前只设英语一个语种,考试分为:初级笔译证书、中级笔译证书、高级笔译证书;初级口译证书、中级口译证书、高级口译证书。各个类别和级别的证书都是独立的,通过任何一个证书考试都可获得相应的证书,考生可以根据自身的情况选取考试类别和级别,也可以同时报考某个级别的口译和笔译。由于考试着重考核参考人员的实际翻译能力,对报考资格没有限制。只要实力相当,任何年龄、职业、学历的英语学习者和工作者都可以参加考试。

  3.3.上海口译资格证书(即“中高级口译”)由于口译资格考证起步较早,目前从企业到个人都对它形成了较强的认知度,尤其受到了学生们的追捧。从获得证书的人群就业情况来看,很少有人把口译作为职业目标,而是更多地作为提升英语能力的一种方式,作为对原有专业状态下的有益补充。考试有笔试、口试两部分构成,只有同时通过两部分的考试才能获得口译证书。中级口译报考一般要求具备四级以上英语水平,高级口译要求六级以上英语水平。由于报考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加上口试要求严格,考试通过率较低,一般中级通过率在25%左右,高级通过率约10%。

  4.对国内口译认证考试的几点想法

  国外的口笔译水平考试和资格认证相对于国内的考试时间更长,积累的经验更多,业已形成了较为成熟规范的体制。我们应借鉴国外的经验,从国情和客观现实出发,使国内的考试更加科学、权威和完善。

  首先,考试应当考虑报考考生的应试资格。国外的认证考试很多都对考生有学历和相关工作经验的要求,例如要求考生是外语专业以保证考生有专门的学习和培训基础,还要求考生有一定数量工作日的翻译实践经历。设立这样的前提条件可以确保考生的实际操作能力,避免考生为考试而考试,或者使考试变成了知识测试。虽然考试社会化有利于扩大社会影响,提高整个社会的英语水平。但是,有考生基础条件的认证无疑更具有说服力。

  其次,考试内容的选定要和实践联系起来,着重考察考生的实际工作能力。大多数考生在不同的工作岗位上从事不同领域的口译工作,像外交,旅游,商务,会议,陪同等。考试联系实践有效地保证了考试的实用性和客观性,因为翻译活动大过是在特定情形下完成,考试和实际工作相似,比较容易测试出真实的水平。

  另外,由于考卷和考试的评分细则是由考官制订,考试多少带有一定的主观性,直接影响到评判结果。将考试评分的主观性降到最低,最大限度地做到最客观公正,这样,考试制度才能日趋成熟和完善。广泛讨论,认真制订标准明确、内容详实的评分规则,提供多个参考答案,建立完整科学的多人独立评分制度,配音,都是值得参考的。

  笔者认为,针对考试可以对考生提供考试指南,可以通过书籍,网站对考试的做相应的介绍,使考生能有的放矢;还可以出版一些指导教材和模拟试卷,考生在考前可以作到心中有数;或设立不同的培训课程,对考生进行详细的指导。

  最后,口译资格认证应具有时效性,对已经通过口译认证的人员也要有严格的要求,如要求每年100个翻译任务的工作日;或者通过其它相关的考试;还可以设立翻译领域的培训课程要求获得相应的学分,以此鞭策口译人员的知识和专业水平的不断晋升。

  5.结束语

  随着对外交往、国际合作的日益增多,对具有一定水平的专职翻译人员的需求、培养和认证也凸显其重要性。而获得口译资格认证不仅是自身语言运用能力的最佳表明,更为求职就业提高了竞争力。为了适应社会对翻译人员的需求,口译认证考试应更加完善、更为规范,如果能促进我国英语翻译的发展,推动中外文化交流,为社会主义经济和文化发展选拔优秀人才,我想那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

 

来源 佳域通&译网天下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日历

最新评论及回复

最近发表